软体床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软体床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乱服止痛药容易掩盖病情盘点十大用药误区-【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9 14:43:45 阅读: 来源:软体床厂家

网行业药品资讯:遇到感冒发烧就打点滴?你是否还在继续错用药物呢?很多人身上有一点痛就服用止痛药,殊不知这样有可能会掩盖其他病情;特别是中老年人,为了不给后辈添麻烦,就自行服止痛药,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乱服止痛药容易掩盖哪些病情呢?下面是新闻详情。

现象一:自行调快输液滴速,严重可致死亡

不少人在打点滴的过程中,总是嫌速度太慢,自行调快药液的滴速。根据竞赛答题情况统计,不少网友都有过自行调节输液速度的做法,但这一小小的举动也许就会导致昏厥甚至死亡。

中国药学会专家指出,首先,不赞成遇到发烧、感冒、腹泻等就去医院输液。公众用药要遵循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的原则。其次,如果需要输液治疗,一定要谨遵医嘱,切不可自行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儿童、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输液速度应减慢,儿童的输液速度为20~40滴/分钟,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应超过40滴/分钟。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脏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输液速度应控制在30~40滴/分钟为宜。

输液速度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后果。如硝普钠在滴注时需严格控制滴速,过快可使血压急剧下降;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滴注速度应8~15滴/分钟,过快则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甚至昏厥;钾剂滴速过快可能引起高钾血症,表现为四肢无力、手脚口唇发麻、呼吸乏力及呼吸困难、心率减慢、心律紊乱,甚至心脏停搏;过快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等肠外营养药物,可引起面红、发热、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不适。

中国药学会专家提示公众:如果在输液过程中遇到了心悸、心慌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向护士和医生报告,切不可自行调整或隐瞒,导致身体受到损害。

现象二:乱服止痛药,容易掩盖病情

很多网友不了解长期服用止痛片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中国药学会专家指出,痛觉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可以作为某些疾病诊断的依据。止痛类药物容易掩盖疾病本身的症状、延误针对病因的治疗。遇到疼痛后简单地寻求止痛药的帮助,可能会错过对疾病最佳的诊治时间。因此,在遇到某些不知原因的疼痛时,患者要积极就医查找病因,切不可盲目依赖止痛药。如果需要使用止疼药物,每次服用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3天;服用时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长期服用阿片类止痛药可能导致药物依赖。过量服用止痛药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及肝、肾功能造成损害。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2009年用止痛药过量致死总人数达到15597人。因此,服用止痛药一定要在遵循医嘱的情况下,把握适度原则,不能盲目服用。

现象三:服用过量维生素,良药变毒药

许多人每天都会服用大量维生素,但大部分网友却不了解维生素一般服用方法。专家指出,服用维生素前提条件是掌握适合与适度两个原则。所谓适合是指应根据个人情况不同来定制补充方案。如感冒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经常喝酒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6,因维生素B6在脂肪及蛋白质的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预防脂肪肝的辅助成分;喜欢运动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以补充由于出汗过多而引起的消耗。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因机体容易缺乏日常膳食中含量很少的维生素D,可适当补充一些。而适度强调的是不要认为维生素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就盲目补充。其实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是有一定量的,摄入过量的维生素会引起中毒。比如人体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可引起的中毒综合征,导致烦躁、头痛、呕吐、皮肤瘙痒、视物不清、肝脏肿大。

婴幼儿服用维生素A,如一次剂量超过30万国际单位,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服用5万~10万国际单位,6个月左右可发生慢性中毒;除维生素A外,维生素D过量会造成多脏器点状钙化和多尿;维生素E过多会导致出血倾向。因此,维生素不能吃得过多,也最好不要空腹服用。

现象四:润喉片当零食,长期口含反伤喉

润喉片种类繁多,但润喉片毕竟是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清凉的薄荷有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的功效,但口咽并无炎症也经常含服的话,口腔黏膜血管因经常收缩,易致干燥破损,形成口腔溃疡。大部分中药制剂润喉片含有冰片,冰片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痛,但易造成滑胎、流产,孕妇在服用润喉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此外,润喉片通常还含有碘,虽然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口腔黏膜刺激性也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而诱发口腔溃疡。

一般润喉片正确服用方法是将药片放于舌根部,尽量贴近咽喉含服。含片不要咀嚼,也不要吞咽,含药片时应少说话。含完药片后30分钟内最好不要吃东西、饮水和漱口。上一页123下一页

现象五:小小创口贴,乱用有风险

部分网友反映在皮肤受伤后第一选择就是使用创口贴,其实,创口贴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对于不同的创伤,使用创口贴方式不能一概而论。中国药学会专家强调:首先,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不宜用创口贴,而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其次,小而深的伤口也不宜用创口贴,因为不易清洗干净,容易遗留异物和被细菌污染,尤其较易感染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若再贴上创口贴,会加重感染。

对于动物咬伤、蜇伤造成的伤口,切忌使用创口贴,以免毒汁和病菌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对于各种皮肤疖肿不能使用创口贴,因为创口贴吸水性及透气性较差,不利于脓液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此外,其他污染较重的伤口,已发生感染的伤口,较重或创面较宽的皮肤擦伤、烧伤和烫伤的创面,皮肤病创面等,均不宜使用创口贴。

在使用创口贴前应检查创伤面是否遗留玻璃屑、泥土等污物。如有污物,需用清水或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干净,再贴敷创口贴。创口贴也要每日更换1次,以防感染。

现象六:药驾赛酒驾,忽视危害大

很多网友不了解哪些药物会对驾驶产生影响。其实,药驾危害并不比酒驾小。中国药学会专家指出:一些感冒药、抗过敏药、镇静催眠药、抗偏头痛药,可引起驾驶员嗜睡;一些镇咳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能导致驾驶员出现眩晕或幻觉;某些解热镇痛药、解除胃痉挛药、扩张血管药、抗心绞痛药、抗癫痫药,可以引起驾驶员视物模糊或辨色困难;某些镇痛药、抑酸药、避孕药,可使驾驶员出现定向力障碍。

专家强调,驾驶员需要注意服用的药物是否含有对驾驶能力有影响的成分。一般情况下,对驾车有影响的药物应在开车前4小时慎用,或服用后休息6小时再开车。若必须在驾驶前服药,可选择替代药物,如过敏时尽量选用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小的抗过敏药,感冒时选用不含镇定和抗过敏成分的药物;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和服用降糖药后稍事休息,或少量进食以防血糖过低。

现象七:补钙过量,反而影响儿童发育

各种补钙产品充当了广告界的宠儿,从孩子到成年人再到老年人都在不停地补钙,但是对于不同阶段人们每日钙摄入量标准,许多网友不甚了解。中国药学会专家指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因年龄的不同而各异。

对于儿童来说:0到6个月的婴儿每日钙摄入量需300~400毫克;1~4岁儿童每日需要600~800毫克,4~14岁每日800~1000毫克。如果儿童补钙过量,可能会导致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容易引起高钙尿症。同时,儿童补钙过量还可能限制大脑发育,反而影响正常发育。因此,儿童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成人的钙推荐摄入量为每天不多于2000毫克,摄入钙过多可能干扰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还可能导致患肾结石病等。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能力减退,所以在补钙时更要格外注意。推荐老年人补钙应以食补为主,重视营养合理配餐,选择含钙量较高而又购买方便的食品,同时要与锻炼身体相结合,补钙的剂量掌控在每日1200~1500毫克为宜。上一页123下一页

现象八:服药方式不了解,错用治病却致病

不少网友对嚼服、吞服这些基本服药方式不太了解。专家指出:错误的给药方式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而服药方法不正确会直接影响药效发挥,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一般服用的药片除了含有主药外,还含有崩解剂等辅料,所以药片在胃中会逐渐崩解、溶解、吸收,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因此,服用一般药片可整片吞咽,不需要嚼碎。当然,还有一些特殊药物嚼碎后才能更好地发挥效能。例如:治疗胃酸过多和溃疡病的复方氢氧化铝片等,嚼碎后进入胃中可很快使氢氧化铝等药物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轻食物和胃酸对胃壁溃疡的刺激;又如酵母片,因为含有较多黏性物质,如不嚼碎会在胃内形成黏性团块,影响药物吸收,所以应嚼碎服用;另外,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突然增高时(低压在100mmHg以上),可立即取1片硝苯地平嚼碎后含在舌下,能起到迅速降压的作用。

除了片剂外,常见的胶囊剂也要注意服用方式。胶囊剂种类很多,主要供口服。有些病人或小孩嫌胶囊剂不易吞服,于是干脆把胶囊打开,将其中的药粉倒出来服用。其实这种服药方法是不正确的。有些胶囊具有肠溶性质,肠溶胶囊保护药物免遭胃酸的破坏,到肠道以后药物被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另外,如果把胶囊中的药粉倒出来服用,有些刺激性的药物还会灼伤口腔与食道,对患者身体造成额外的损伤。

现象九:用水服药不注意,多喝少喝有讲究

在服用药品过程中,对于哪些药物服用后应多喝水,哪些应该少喝甚至不喝,半数以上网友不能准确答出。专家指出:一般的口服剂型,例如大部分片剂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吸收。

但是对一些特殊药物,为减弱其毒性,避免对器官特别是对肾脏的损伤,会要求服用药物后每日必须饮水2000毫升以上。比如:在服用抗痛风药后,应大量饮水(每日应2000~2500毫升),以降低黄嘌呤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风险;服用排尿结石的药后,也须大量饮水,保持每日尿量2500~3000毫升,以冲洗尿道,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和尿盐沉淀的机会。

同时,在服用某些药后,则需要少饮水甚至短时不饮水。比如: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胶体果胶铋这些保护胃黏膜药,在服用前后半小时内不宜喝水,否则影响药效;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川贝止咳露这些镇咳药,服药后也不宜马上进水。

现象十:靠药调经期,身体危害大

一些女性朋友在大姨妈到来前,习惯根据最近的工作、学业安排,服用药物调整经期。专家指出:长时间用药物来改变月经来潮时间,会对女性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规律的女性月经周期是由内分泌系统精确调控而成的,保持内分泌系统的正常状态很重要。

服用激素虽然可推迟月经来潮,但也可能打乱机体内的内分泌规律,引起内分泌失调,特别是经常用药物来改变周期,会导致月经紊乱。此外,推迟而至的月经一般经量较多,持续时间稍长,也对身体不利。因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用药物推迟月经来潮时,应在医院妇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己购药随意服用。

上一页123下一页

北京治疗无精多少钱

北京301干细胞价格

北京治无精花多少钱

北京卵巢癌医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