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借贷需规范
发布时间:2021-01-07 20:58:35
阅读:次
来源:软体床厂家
农民的贷款需求往往数额并不大,但要得比较急,加上缺少抵押条件,很多农民最终只能选择民间借贷,为此他们要承担比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至少高出30%以上的利息。在资金需求较为紧张的春耕时节,一些地方的利息水平甚至会涨到1分5,甚至2分,年利率能达到25%左右,这已经超出了国家规定贷款利率的4倍,成为高利贷。
虽然这样,但民间私人之间的借款行为对缓解农民资金紧张有也有着必不可少的帮助,所产生的问题无法避免,主要表现在:借贷手续不规范,合同模糊不清,易于引起纠纷;借出人对借入人的信用度把握不准,对自身的保护措施不够;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不强;易受高利的诱惑,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规范民间借贷,减少风险因素。
积极对农民做好普法教育紧迫而又有必要,引导农民学习掌握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经济金融法律法规,懂得依法保护自身权益,使农民能够使用规范的手续开展民间借贷活动。农民间的借贷应采取书面的合同形式,在合同中约定期限、利率、担保以及违约处罚等事项。
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高利贷活动,让农民轻松识别非法集资和高利贷的特征,防止陷入融资陷阱。同时,使农民重视借贷人的信用状况,增加自身权益的保护措施。民间借贷的利率要在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并且与借款人的偿还能力相适应。
相关阅读